逾逾越具备“谦”德者处尊位;显示光明;处卑位却不可逾越君子自
逾:逾越。具备“谦”德者,处尊位;显示光明;处卑位,却不可逾越。君子自始至终守谦德。《彖传》赞颂谦德,反对骄盈。“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,鬼神害盈而福谦”。高度概括了福谦祸盈的原则,揭示了“谦受益,满招损”的人生哲理。【象传】[初六]“谦谦君子”,卑以自牧也。[六二]“鸣谦贞吉”,中心得也。[九三]“劳谦君子”,万民服也。[六四]无不利“谦”,不违则也。[六五]“利用侵伐”,征不服也。[上
逾:逾越。具备“谦”德者,处尊位;显示光明;处卑位,却不可逾越。君子自始至终守谦德。
《彖传》赞颂谦德,反对骄盈。“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,鬼神害盈而福谦”。高度概括了福谦祸盈的原则,揭示了“谦受益,满招损”的人生哲理。
【象传】
[初六]“谦谦君子”,卑以自牧也。
[六二]“鸣谦贞吉”,中心得也。
[九三]“劳谦君子”,万民服也。
[六四]无不利“谦”,不违则也。
[六五]“利用侵伐”,征不服也。
[上六]“鸣谦”,未得志也。可“用行师”,征邑国也。
牧:养也。卑以自牧,自甘卑下,以养谦德。
心:疑当作“正”。得:通“德”。指六二居中正位,有中正之德。鸣谦者有中正之德,故“吉”。
劳谦君子,万民无不归服。
不违则:不敢违反福谦祸盈的天道。“谦”之“无不利”,因其未违反自然法则。
不服:不驯服。讨伐有利,是因为惩罚捣乱者。
未得志:未遂其志。仅有“鸣谦”,未遂其志。“行师征邑国”,才能伸张正义。
延伸阅读: